(通讯员:叶蕾)12月21日上午,由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培训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竞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我校数媒艺术2201班的三位选手陆剑雄、杜飞、李静以总分第一名获得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参加明年在俄罗斯举办的总决赛的资格。指导教师叶蕾、胡明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我校获得“最佳组织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华侨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近50支队伍参赛。比赛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以实际产业应用为项目背景,考察选手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能力。

2023年以来,艺术与传媒学院代表队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84项竞赛中捷报频传,共获得11个国赛一等奖、9个国赛二等奖、22个国赛三等奖。包括“2023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5个一等奖,“2023年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2个一等奖,“2023 年‘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园艺虚拟仿真赛项”1个一等奖,“2023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2个一等奖。

2023年第十一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星影》
作者:何金凤、刘洋
指导教师:胡明、冯舒雅

2023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国赛一等奖
作者:孙雪晴
指导教师:叶蕾

2023年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赛一等奖
作者:金碧君
指导教师:谌琪
“我们特别感谢大一上的‘人工智能概论’课。”三位获奖学子说,这门课有点难,但它很全面也很有用,当他们认识到AI是很好的设计帮手后,就开始主动搜索资源学习。“学艺术一定要拥抱新技术。我们把人工智能课程作为大一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并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学。”指导教师叶蕾介绍,有赖于学校全面推行的以“数字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为框架的岗课赛证课程体系,数字化元素被及时融入教学。
据了解,艺术与传媒学院聚焦行业变化,在艺术与科技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跨界融合助力专业建设,从2020年开始就将“人工智能设计”课程作为共享课加入到数字创意专业群中,让科技更好地为设计服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产学研三个领域都充分运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化教学和实践,在横向课题中使用人工智能3D设计项目实现营收,在服装数字化教学建设和毕业作品三维虚拟秀中也都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室内智能设计课程,引入云设计智能平台,推动教学效果提升。影视动画专业运用AI技术,有效提升游戏原画创作效率。融媒体技术与运营专业引导学生利用AI技术开展脚本、策划方案的初稿生成。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在赛教融合中运用3D虚拟仿真机器人完成园艺施工项目,运用无人机航测采集数据,并通过AI技术完成三维重建和景观设计,在专创融合领域的智能花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毕业设计等,也都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系。数媒艺术专业大三学生刘洋通过AIGC创业项目获得学校创业大赛一等奖,并在此后成立武汉市百视云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带动就业10人次。